常見應用場景大起底:生物降解塑料用在哪?
2024-09

自2020年發布“限塑令”以來,生物降解塑料的市場快速增長。在生物降解塑料的推廣和宣傳下,“可降解”等同于“環保”的概念開始被大眾熟知并接受。
然而,生物降解塑料是否在所有情況下都“可降解”?在任何場合都適合使用生物降解塑料嗎?生物降解塑料又真的“環保”嗎?事實上,根據已有的研究成果,僅有少數場景使用生物降解塑料替代是有正面環境效益的。
農業
少量替代即可大幅改善環境泄漏問題
農膜是適合生物降解塑料應用的產品之一,這跟農膜的低回收率有關,如果放任傳統塑料地膜進入土壤,將會造成土壤板結、肥力下降的問題。如果使用生物降解農膜替代傳統農膜,生物降解農膜可以直接在土壤中降解,無需回收。這不僅能減少塑料污染,還能減少垃圾處置的勞動力和成本。
清華大學團隊聯合中國石化,在新發布的《可降解塑料的環境影響評價與政策支撐研究報告》中分析指出,采用生物降解塑料替代傳統塑料地膜,能大大改善塑料的環境泄露問題,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根據當下生物降解塑料在各場景的使用量來看,農業領域的生物降解塑料用量少。如果2023年實現35%的生物降解塑料替代傳統農膜,農業領域的生物生物降解塑料用量將不超過50萬噸,預測同年總產能近1800萬噸。如此少的用量卻能帶來巨大的改變,如果能實現35%的替代,到2023年環境泄漏改善率將達到50%。即使僅實現15%的替代,對環境的改善率也能達到25%。
研究建議,從環境泄露改善率角度看,可以將行政成本投入環境泄露問題更加突出的農業領域。
相比之下,在生活源整體替代場景中,即使將政策約束范圍內100%的傳統塑料制品都替代為生物降解塑料制品,2023年,該領域的生物降解塑料用量將達到近400萬噸。然而,大量的替代對于環境泄漏改善率的提高僅為20%左右。
據計算,以生活源頭100%替代的路線,要去實現農業領域15%的替代所達到的25%的環境改善率,需要使用近20倍的生物生物降解塑料用量。這意味著,在生活采取生物降解塑料替代傳統塑料,首先需要大量生物降解塑料,容易產生浪費問題;其次,環境泄漏改善率較低,效果不甚可觀;在生活領域實現100%替代,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監督、管理,行政成本較高。
上一頁:
下一頁: